首页/历史趣闻/全文

唐代诗人杜牧和杜甫的关系

作者:魔方百科 更新时间:2024-05-26 15:30:55 栏目:历史趣闻 阅读量:0

杜甫和杜牧可以说都是唐朝时期非常有名的诗人,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成就,很多人对他们也都是非常熟悉的,他们在后世的名气可以说也是非常大的。而杜甫和杜牧又都姓杜,因此也有很多人想知道,他们两人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亲属关系呢?那杜甫和杜牧两人是什么关系,他们之间是不是一家人呢?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唐代诗人杜牧和杜甫的关系

号称“小李杜”的李商隐和杜牧。李、杜的顺序是反的,因为“李杜”这个顺序来源于李白和杜甫,原因是李白年长于杜甫,而杜牧生于公元803年,李商隐生于公元813直,杜牧整整比李商隐大了十岁。因此,后面的小李杜,应叫”杜李”,只是为了借重于李白杜甫的巨大名声,又限于习惯,大家才叫“小李杜”

小李杜两人的年龄差,大致相仿于李白和杜甫的11岁。这很有意思,盛唐与晚唐的重要诗人都成对出现,而且都是一个姓李,一个姓杜。

李还好说,大唐的国姓是李,两个“杜”似乎巧合了些,这让人不由心生疑问:杜甫和杜牧又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呢?

我们决定,在读杜牧诗之前,先把杜牧的家世理一遍,当然,这也能顺带理清杜甫和杜牧的关系。

常言道:“树高根必深”,杜牧的远祖(其实也是杜甫的远祖)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酷吏、御史大夫杜周。

杜周很有名,因为他名列《史记.酷吏列传》,杜周表面上温文尔雅,实则内心严酷,据《史记》载,他办案“不循三尺法,专以人主意指为狱”完全不遵照法律条文,一切以上意为准,有人提出质问,杜周毫不在乎,坦然应对:“三尺安出哉?前主所是著为律,后主所是疏为令。当时为是,何古之法乎!“简言之:废什么话,皇帝的意旨就是法律。

杜周此语当然是独裁时代话糙理不糙的硬道理,这说得过去,问题是,杜周不仅狠毒,还很贪婪。张汤很有名吧,他死时,家产不过五百金;杜周呢,十几年任职下来,杜周“家资巨万”。

有这样的远祖,当然不能给杜甫、杜牧带来荣耀,但至少说明一点,从远祖一代,他们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贵族血脉。

杜周的长子、次子分任河南和河内太守,这都是二千石的高官,他们的执政方式与杜周相同,同样严酷。略过不计。

杜周的三子杜延年为人宽厚,精通法律(史上有名的“小杜律”便是他校订过的汉律),因此被认为“吏材有余”,杜延年与霍光交好,汉宣帝把他同霍光一样列入“麒麟阁十一功臣”之内,霍光居首,杜延年名列第七,居末位的,是那位在贝加尔湖畔牧羊的苏武,这开户了东汉“云台二十八将”和唐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”的先河,杜甫、杜牧均是杜延年的后裔,能上这份名单,分量当然不轻,足以让杜甫、杜牧引以为荣,可这还不够,他们还有更牛的祖先。

杜延年的七世孙杜畿当过曹操政权的尚书仆射,《三国志》记载他:“宽猛克济,惠以康民”。他跟荀彧交好,经荀彧推介,他被曹操任命为太守,镇守河东十六年,政绩“常为天下最”(最:地方官周期考核里的最高等级),后杜畿奉命监造楼船,在孟津试航时溺水而死。死时六十有二。

杜畿育有三子,爵位由长子杜恕继承。杜恕的生平乏善可陈,但是他却生了一个了不得的儿子:杜预

杜预,字元凯,生于公元222年,这一年更重要的事是孙权称王、曹植写成了《洛神赋》。因为爷爷杜畿的关系(杜畿与荀彧交好,而荀彧实质是还是汉臣),杜预很长时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。

但杜预实在太有才,他是文韬武略兼备的人物,武略方面,两路伐蜀时,他是钟会的长史,后又主持伐吴,最终平定江南。杜预本人几乎没有什么武艺。据《晋书》本传讲,他连骑马都不会,射箭的技术也很糟糕,但每有军事活动,朝廷都要召他参谋规划。在灭吴战争过程中,吴人最恨杜预,主要是因为他善于用兵,常常给敌人以致命打击。据说杜预有大脖子病,吴人就给狗脖子上戴个水瓢,看见长包的树,写上“杜预颈”,然后砍掉,借以发泄对杜预的仇恨,这从反面证明了杜预的武略有多突出。

文治方面,他的著作《春秋左氏经传集解》、《春秋释例》是传世大作;此外,他还精通法律历法,又懂工程建设,能建造桥梁。甚至手工也很厉害,举个例子:周朝太庙中有种欹器,水灌满后自动倾覆,借以警示君王“谦受益、满招损、戒盈持满”。这种欹器在东汉时期还放在皇帝的身边,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,制作方法失传,杜预却能凭借想象完全复原。

杜预对农田水利也很有见解,据载,公元278年,兖州、豫州暴雨成灾,杜预上疏指出成灾缘由,并提出了解决办法,最终获朝廷采纳。

杜预简直是个通才,甚至有点无所不能,当时人称“杜武库”,比喻他的肚子就像武器库一样,胸中无所不包。这简直是达芬奇式的人物啊,不过,他比达芬奇早生了1300多年。

杜预是时至今日,中国唯一一位能同时进文庙和武庙配享的历史人物,他的妻子是司马昭的妹妹高陆公主,他们一起为中国诗歌提供了优秀的基因:

杜预的四子杜耽向后繁衍,孕育出了盛唐诗人杜甫,就是老杜,老杜是杜预的十三世孙;杜预的少子杜尹向后繁衍,孕育出了晚唐诗人杜牧,就是小杜,小杜是杜预的十六世孙。至此,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:从家族血缘上来说,杜甫是杜牧的曾祖父,不过是一个家族的两支。

从杜预到杜甫,中间需要提一下杜审言,因为他是杜甫确定“诗是吾家事”志向的灯塔式的人物,之前我们介绍杜甫时曾详细介绍过。

从杜预到杜牧,中间需要提一下杜佑,杜佑以门荫入仕,在唐德宗末年进身为大唐宰相,一直延续到顺宗、宪宗两朝(我们知道,顺宗一朝,短得可怜),最终官拜司徒,封岐国公,元和七年六月以太保致仕,五个月后病亡。

杜佑为相十年,声望极高,唐宪宗对他很尊敬,召见时只称职务,不称姓名,杜佑曾因年迈多次请求致仕,唐宪宗均不批准,只同意他不坐班,让他每三五日去政事堂主持平章政事。杜佑退休以后,唐宪宗还要求他每月十五和三十日上朝,杜佑这宰相,做官做到了人臣极致。

这都不算重要,重要的是杜佑博采经史,参考历代典制政书,写成了《通典》二百卷,共分食货、选举、职官、礼、乐、兵、刑、州郡、边防等九大门类,子目一千五百余条,共计一百九十多万字,皇皇巨著,开创了典制体的先河!后世不管是“三通”还是“十通”,都以《通典》为开山之作。有这样一位爷爷,杜牧被赋予文采风流的一面,是谓琴心。

杜佑的父亲,杜牧的曾祖杜希望也值得一说,杜希望是个会带兵打仗的人,据载:“杜希望为鄯州都督,知留后。驰传度陇,破乌莽众,斩千余级,进拔新城,振旅而还,擢鸿胪卿。”显然,他很会领兵,不过,他是个硬汉子直脾气,他最终折在了宦官手里,仕途未得进一步发展。有这样一位曾祖,杜牧被赋予了金戈铁马的一面,是谓剑胆。

当然,这两样他本来都不缺,杜预那里全部都有,只是这两位,血脉上更近些。

为什么要了解这一点呢,因为这对了解杜牧的家世背景和他的诗风形成很重要。

唐人流传一句谚语:“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”。意思是城南的韦家和杜家势力极大,离天不过五尺远。

这当然不是一天形成的,据曹中孚的《晚唐诗人杜牧》统计,杜氏各支,在唐朝一共出了十一位宰相:杜如晦、杜淹、杜正沦、杜暹、杜鸿渐、杜元颖、杜佑、杜黄裳、杜悰、杜审权、杜让能(杜审权子)。

不过,这些人并非完全同宗。唐时,杜氏共有十四个郡望,以京兆杜氏声名最为响亮。据《北史.杜铨传》记载:北魏太祖曾问司徒崔浩“天下诸杜,何处望高”,崔浩回答“京兆为美”。这也是杜甫明明是杜耽之子杜逊的后代,他们早已迁往襄阳,杜甫出自襄阳杜氏,但杜甫却每每自称“少陵野老”的原因,要知道,少陵指的是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墓,根据礼法规制,只能比杜陵小,因而称为“少陵”,少陵所在地,在长安附近,杜甫并不是这一支杜氏的后代。当然,杜甫这样说,也不错,他们本来就是一家。

上面就是关于杜甫和杜牧是什么关系 唐代诗人杜甫和杜牧有没有关系的最佳答案,如果你有更多唐代诗人杜牧和杜甫的关系的答案,欢迎补充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cubemovie.cn/hetong/75475.html

相关推荐

  • 历史趣闻

    杜甫的诗被称作什么苏轼字什么号什么他是什么之一

      杜甫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,杜甫是唐朝著名的诗人,他与李白并称为“李杜”,其诗作也是流芳百世的佳作。杜甫所写的诗多偏向于现实主义,他的人生经历起起伏伏,从诗里就能看出来,在安史之乱爆发后,杜甫所创作的诗都是比较低落的。杜甫的诗被称作什么  杜甫出生在官宦世家,祖辈都在朝廷任职,其母亲也是名门望族出身,所以杜甫少年时期家境优越,生活也很丰富。杜甫在七岁的时候就能出口成章,二十岁时,他开始游历,直到7

    2024-05-26 894
  • 历史趣闻

   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

    杜甫是唐朝的。杜甫号少陵野老,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是哪个朝代的唐朝(618年-907年)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,是由李渊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。唐朝自建国共历21帝,统治289年,其间,武则天在690年以周代唐

    2024-05-26 541
  • 历史趣闻

    语不惊人死不休属于什么体裁杜甫被称为

    语不惊人死不休属于七言律诗;此句诗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律诗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。表达了诗人看到大海汹涌的江水,触景生情,感慨万千,是作者抒发内心感受的叙怀之作。语不惊人死不休属于什么体裁原文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!老去诗篇浑漫兴,春来花鸟莫生愁。新添水槛供垂钓,故着浮槎替入舟。焉得思如陶谢手,令渠述作与同游。翻译我为人情性孤僻,醉心于作诗,写出来的诗句一定要惊人,否则不肯罢休

    2024-05-26 711
  • 历史趣闻

    杜甫的诗被称为什么称号

   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。杜甫(杜少陵,712年-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杜甫被称为“老杜”、“诗圣”。杜甫创作了《登高》《春望》《北征》以及“三吏”、“三别”等名作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,忧国忧民,杜甫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他的诗词以古体、律诗见长,风格多样,以“沉郁顿挫”四字准确概括

    2024-05-26 295
  • 历史趣闻

    杜甫是饿死的?

    杜甫是饿死的吗杜甫不是饿死的。杜甫晚年生活凄苦,大历五年冬天,杜甫在饥寒交迫中病逝,时年五十九岁。杜甫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杜甫7岁学诗,15岁就享有才名。但参加科考屡试不中,他生活在大唐由盛转衰的时候,目睹了唐朝王室的腐败,安史之乱中百姓的悲惨生活,将自己的一腔爱国之心都融入在创作上,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。杜甫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

    2024-05-26 995
  • 历史趣闻

    伍子胥和杜甫

    看到这个题目肯定有很多人都会非常疑惑,先不说杜甫和伍子胥两人都是男子,他们还都是不同时期的人物前后相差有千百年的时间,怎么就会成亲了呢?更何况,杜甫作为唐朝的一位大诗人,而伍子胥作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,两人都是男子,因此这就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了。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为什么会有人说杜甫嫁给了伍子胥?不仅如此,杜甫还嫁给过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,这又是为什么?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

    2024-05-23 965